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04的博文

搜索引擎Clusty.com

Clusty.com 是 Vivisimo Inc. 刚 刚推出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搜索引擎。它能够把搜索的初始结果按照主题进行智能分类,帮助用户更快的找到需要的信息。比如搜索“china shanghai”,就会出现诸如Hotels,University,Commercial,Grand Prix等分类,而搜索“ipod mini”,则可以得到Reviews,Accessories,MAC,Retails等分类,智能程度还是相当高的。Clusty搜索结果的查看方式 也比较特别,不需要新开窗口,也不需要离开搜索页面,就可以预览每个搜索结果的内容,而这些预览是通过iframe框架来实现的。 Clusty可以搜索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网页,新闻,购物搜索外,还有ebay搜索以及blog搜索,甚至还有一个叫做Gossip的栏目专门搜索八卦新闻。Clusty也是一个 Meta Search Engine ,搜索结果都来自其他的搜索引擎。

Google主管的“爆料”内容

Search Engine Lowdown :Google主管 David Scacco 在ChannelAdvisor举办的 Strategy Summit 2004 会议上,虽然没有透露Google未来战略发展的内容,但在谈话中他还是告诉了人们一些关于Google的有用信息。 28% 的Google搜索使用的关键字是“产品名称”,9%使用的是“品牌名称”,而5%的Google搜索是以“公司名称”为关键字的。“品牌”关键字和其他 一般的关键字相比,有8倍以上的投资收益比。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数值是基于所有的搜索数据还只是基于和消费品有关的搜索上的,但也足以看出,确保你的网站 在以你的“品牌”为关键字的搜索中排名保持领先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Google在免费邮件服务 Gmail 中加入了广告,在以后的 GBrowser浏览器 里面可能也会看到 Google AdSense 的广告,但是在Google搜索网站上,广告在页面流量中的比例将保持不大于5%的比例。不过在Google AdSense用户的页面上,广告的页面流量却可能达到80%。根据 福布斯的预测 ,Google的收入将在未来5年内增长50%。 但是对于 AdWords 的广告客户在将来是否可以选择特定的网站来投放他们的广告,以及 Froogle 是否将继续免费这两个问题,David Scacco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答复。

Yahoo!改版的种种

Yahoo!改了 新版 , My Yahoo! 的功能也得到了不少的 增强 ,正式加入Beta了一段时间的RSS聚合服务和Yahoo! Mobile。另外还添加了一个全民乱讲的 Yahoo! Buzz Index 。昨天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小小激动了一把,以为会立即看到一个功能强大的Yahoo!网站。谁知道点击My Yahoo!的 更新按钮 ,一行错误提示却马上浇了我一头冷水:“Unfortunately, we are unable to update your page at this time.” 原因很容易想到:我使用的是@Yahoo.com.cn的账号。看来要变成“ 地球村 ”还是不那么的容易。 再 重新想想,Yahoo!的升级对我来说,却也没什么大用处。RSS Aggregator对中文还是不能很好的支持,无法显示UTF-8编码的文章标题。和Yahoo!的很多其他功能一样,Yahoo! Mobile也是一个只针对美国用户的服务。Yahoo! Buzz Index的确很有意思,可惜我对八卦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不过Yahoo!这次的升级也不是一无是处, Yahoo!功能大全 和 Yahoo!世界地图 倒还一目了然。还有另外一项改动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现在Yahoo!的页面代码设计比以前规范了很多,很多新的页面都大量的使用了CSS。 新的beta首页 更是完全使用了层来控制页面,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不同浏览器下的显示效果。

FeedBurner: pre-Alpha to Beta

自从 FeedBurner 在两天前从pre-Alpha版本升级到 Beta版本 后,接连增加了两项很有用的功能,让它的RSS/Atom定制服务变的愈加丰富了起来。 Creative Commons支持 :通过这项功能可以把你的作品所使用的 创作共用授权协议 也加入RSS,让使用RRS Reader来阅读你网站的用户从RSS Feed中就可以了解到当前作品的许可权利。 Amazon Associates链接 :对于拥有大量RSS订阅用户的网站来说,这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在任何Feed里加入插播广告,让RSS的流量也能给你的网站带来收益。选择这项功能后,FeedBurner会帮你指定的 Amazon Associates计划 随机生成广告链接并插入RSS Feed。当然,你可以选择广告的产品分类和广告出现的频率。 相关链接: FeedBurner的新功能 FeedBurner improved!

Outlook接收Hotmail不再免费

Microsoft表示将改变对Hotmail免费邮箱用户的一项服务,他们将无法继续通过Outlook或Outlook Express来接收他们的邮件。这项改变是微软反垃圾邮件计划中的一部分,因为很多人利用Outlook接收Hotmail的WebDEV协议,来帮助 他们传播垃圾邮件。 不过MSN的产品经理Brooke Richardson表示,目前在使用这项服务的免费用户将能继续用Outlook来接受Hotmail邮件,直到明年3月或者4月。但是如果要继续使用 这项服务,可以将帐户升级到MSN Plus(19.99美元/年)或者MSN Premium(99.99美元/年)。 相关链接: Hotmail to wean users from free export tool Microsoft Adds New Hotmail Fee

Technorati搜索系统故障

可能是因为 Technorati 的数据量在近期的飞速增长,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料到,最终导致了服务器不堪重负,使得网站的搜索功能现在暂时无法使用。就在几个小时以前,Technorati上所纪录的weblog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个,而网站所跟踪的链接更是达到了6亿条。

Hotmail免费邮箱开始升级?

早在几个月前,Microsoft就 表示 将要升级包括免费用户在内所有Hotmail邮箱的容量。Hotmail的收费用户早已经享受到了升级成了2G的邮箱,但是对于免费用户的升级却迟迟未来。 但是今天有Hotmail免费邮箱的用户发现他们的邮箱容量已经升级到了250M。报告这个消息的 Myrmi 的这个Hotmail账户是建立于1999年8月的,根据他的猜测,Microsoft可能是按照账号建立的时间顺序来升级邮箱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可能还会看到更加多的Hotmail免费邮箱升级到250M。 相关链接: Hotmail Begins to Upgrade Free Accounts

Feedster支持RSS附件搜索

Feedster.com 在它的RSS搜索中,增加了对多种文件格式的支持。随着互联网上RSS类的各种资源越来越多,RSS搜索引擎的功能也将会变的越来越强大。在Feedster中打开 这个页面 ,就可以看到以下新添加的选项: All Enclosures MP3 Enclosures Video Enclosures Picture Enclosures Calendar Events Bit Torrent Content

Bloglines上的Backlinks

今天得知 Bloglines 的搜索功能中其实有一个隐藏的选项,可以查找到在Bloglines上所有链向某一地址的网站。来看看在Bloglines上,哪些条目链接到这个blog吧。 http://www.bloglines.com/citations?url=webleon.org

如果Google收购Del.icio.us

在线书签网站 Furl.net 已经宣布被 LookSmart 收购。这不是什么坏事,Furl团队所创造的价值仅仅一年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对用户来说,Furl的创始人Mike Giles也承诺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服务。 我一直在使用的,是另一个提供相似服务的网站 Del.icio.us 。其实我一直期待着Del.icio.us也能被搜索引擎收购,而且最好是能被 Google 收了去。现在的搜索引擎似乎都开始向个人化发展,最近 Amazon 推出的 A9搜索引擎 和 Ask 的 MyJeeves功能 都是在这个方向的尝试,而其中都有类似于在线书签的功能。 Yahoo 虽然还没有在搜索中加入个人化的功能,但是 Yahoo工具栏 中早就有了书签的功能,可以在线存储并显示在 My Yahoo! 的 首页上。但在这方面搜索引擎的老大Google却似乎没有什么建树,其实,加入在线书签功能,进而开发个人化的搜索,可以直接的提高Google搜索的用 户忠诚度,而Google也可以通过用户的Bookmark数据来对搜索结果来进行再次优化。这些对Google在搜索引擎的争战中保持优势应该是会有不 少好处的。 假如Google真的收购了Del.icio.us,然后配合 Blogger , Gmail , Groups2 , Orkut 等现有功能,或许还要加上 Google IM ,全部整合在未来的 GBrowser 里面,这会是多么强大的一个浏览器。对我来说,大半的网上活动已经包含在内了。如果再想的远一点,用GBrowser以及Google提供的Web-based Services来代替传统概念上的操作系统,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不过,要是我的异想天开真的成了现实,那面对这样的一个竞争者,Yahoo,甚至于Microsoft都可能对它束手无策。到时候我们可以做的,或许也只有双手合十,向天祈祷了:"Google, Don't be evil!"

Bloglines的2个新功能

Bloglines 今天增加了2个新功能,虽然都是很小的变动,但对很多用户来说,新的功能将给他们使用Bloglines带来更多的方便。 “Keep New”功能可以让你在Bloglines里阅读文章时,可以把Feed里那些想以后再看的条目设置为未读,也可以通过顶部链接方便的将显示在Feed里 的所有条目设为未读。而“Related Feeds”则是在每个Feed顶部所新增的一个链接,它将列出在Bloglines数据库里所有和当前Feed内容可能相关的其他网站。 有 趣的是,这两个新增的小功能所针对的,正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用户群,“Keep New”专为读不完自己太多Feed的人而设,而“Related Feeds”又恰恰符合了那些在Bloglines里觉得无物可读的用户的需求。Bloglines对于用户,可真算的上是体贴入微了。

Google将推出网页浏览器?

《纽约邮报》在最近的 一条报道 中透露, Google 正在计划推出自己的浏览器。据推测Google Browser可能将是一个基于 Mozilla 的浏览器,将内置Google搜索以及Gmail,Blogger等功能。听起来会是一个非常适合我使用的浏览器。 对于这个小道消息,很多blogger都有提及,现在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似乎预示着它越来越高的真实性。虽然Google对此还没有任何表示,不过至少有 一条域名信息 显示,Google Browser的消息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Domain Name: gbrowser.com Registrant: Google Inc. (DOM-1278108)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Mountain View CA 94043 US Created on..............: 2004-Apr-26. Expires on..............: 2006-Apr-26. Record last updated on..: 2004-Apr-26 16:46:39. 相关链接: The Register: Google builds a browser Blogzilla: Google Browser? More evidence of a Google browser (kottke.org) Slashdot: Will Google Launch A Browser? Gmail is too creepy

ICQ联手TOM推中文IM

获悉 ICQ将与TOM合作推出中文IM ,中国的IM市场似乎又来了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但左看右看,却很难看出它的光明前景。 曾几何时,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包括当年的OICQ都只不过是 ICQ 的追随者。但如今,ICQ在国外的市场份额本已经越来越不乐观,最近 一份对美国IM的市场调查 中显示,在IM用户中只有6%的人使用ICQ。中国网民数量近亿,ICQ现在想要到中国来分一杯羹,也情有可原。不过国内的情况,只会比国外更加恶劣。 在现在的中国IM市场上,实力强劲的竞争者数量众多,且各有所长,几乎每个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对ICQ来说,软件功能上发挥想像力的空间已经非常之小。更有甚者,对相当数量的中国网民来说, QQ 是 唯一的即时通讯工具,缺少了QQ,他们也就不会聊天了。在高端用户的细分市场上,ICQ或许还有机可乘,但现在他们却选择了主要面对低端用户的TOM作为 合作伙伴。这样,他们就只能选择充当QQ的另一个替代品,如果没有在界面和使用习惯上模仿QQ,只会走入曲高和寡的境地。要知道, 朗玛UC 在短期内崛起,只有两个原因:一就是酷似QQ,再就是适逢腾讯开始收费。 在中国的IM市场上,连在国外风光无限的MSN和Yahoo都步履艰难,ICQ和TOM会不会有能耐让这个IM界的老祖宗重放光芒,后来居上呢?也许我过分悲观了,奇迹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的。

维基百科条目已过100万

维基媒体基金会 (Wikimedia Foundation)今天 宣布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中的条目已经超过了一百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多语言百科全书。从2001年1月开始运行至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包含了超过100 种语言的内容。同时维基百科也是世界上成长速度最快的百科全书,每天约新增2500个条目,而每天被更新的条目更是达到了25000条。 维基百科的中文版 开始于2002年10月,通过近2年的发展,中文条目数量也达到了一万三千多条。但是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这个数字和100万条的维基条目总数比起来显然是太小了一点。维基百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实在应该更好的把它利用起来。 14种维基百科条目数量超过10000条的语言: English :343,000 German :137,000 Japanese :70,000 French :51,000 Swedish :39,000 Polish :37,000 Dutch :35,000 Spanish :29,000 Italian :23,000 Danish :20,000 Portuguese :15,000 Esperanto :14,000 Chinese :13,000 Hebrew :10,000

Firefox插件:SearchStatus

SearchStatus 是一个很好的Mozilla/Firefox的插件,通过它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一个网站与搜索引擎相关的各种信息。比功能单一的 Pagerank插件 要强大了很多。 安 装了SearchStatus后,你可以浏览器的状态栏方便的查看所浏览的每个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具体状态,包括Google PageRank,Google Category,Alexa popularity ranking,Alexa incoming links,Alexa related links以及Google,Yahoo!和MSN搜索引擎上的反向连接。 通过这个简单的插件,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了解一个站点的情况。而对于blogger来说,也可以通过它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blog链接状态以及流量状态,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狗狗的数码生活

手机,DC,MP3,我们已经被数字产品武装到了牙齿,而我们的宠物看来也需要追赶一下时尚的潮流,很多厂商已经把目光投向了针对宠物的电子产品市场,开发了了不少有趣的产品。 狗狗用的手机: 狗狗用的数码相机: 狗狗的数码身份证:

中文网页上的AdSense

Google AdSense 原本是不支持中文页面的,即使把广告代码放在中文网页上,也只能显示公益内容,并不能给站长带来广告收入。但是昨天在 Isblogger 看到说,他申请的AdSense已经能在中文页面上显示商业广告了。 我即刻也在自己的blog加上了AdSense想来尝试一下,可惜加入以后在页面上显示的却还都是公益的内容。但是今天早上起来再看自己的blog,已经能够显示中文的商业广告了。和 Jan 讨 论了一下要到今天早上才有商业广告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性:一是Google需要验证页面,所以加入代码几个小时以后才能显示商业内容,这点AdSense 的帮助内容中也有提到;也有可能是因为针对中国地区的商业广告,在中国时区的半夜和凌晨是不显示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等今天晚上试下就知道结果了。 目前AdSense对中文页面的支持可能是新推出的 Ads by Goooooogle 测试的一部分, AdSense的主页 上还是没有中文选项,也未提及任何有关中文广告的支持。而且事实上,在页面上出现商业广告的比率还是非常的小。

Apple iMac G5 彻底拆解图

iMac G5 已经开始出货,它继承了iMac外观漂亮的传统。但相信目前我们中间还没有几个能看到这款Apple新的台式机内部结构。日本的Mac爱好者 Kodawarisan 在日前得到了一台iMac G5后,马上就把这台最新的苹果电脑大卸八块,并把整个 拆解过程的图片 公之于众。 从公布的照片当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iMac G5的内部结构,包括内存,主板,CPU以及特殊设计的散热系统。该网站也表示将会继续贴出更多iMac G5部件细节的照片。

Gmail Invite Spooler

曾经炙手可热的 Gmail 邀请权现在却差不多快成了鸡肋,每个账号都有近乎发不完的Invitations。我也曾经因为发不出去的邀请而小小的烦恼了一下。不过这个问题很快有了解决的办法, Isnoop.net 已经开放了一个免费的 GMail Invite Spooler 服务,如果你有多余的GMail Invitations,可以把这些邀请发送到gmail@isnoop.net提供给全世界范围内需要Gmail的人。 另一方面,只要这个网站还存有别人发来的邀请,需要Gmail的人就可以直接在 GMail Invite Spooler 上直接输入邮件地址获得邀请,不需要附加条件。仅仅2天的时间,通过这个免费服务发出的Gmail邀请已经有8000多个,但我刚刚访问这个网站的时候,仍然有300余个剩余的名额可供申请。苦于找不到朋友来邀请,却又想尝试Gmail的人可以过去看看。

CC Developing Nations license

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 组织发布了一个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可证: Developing Nations license 。这个许可证可以帮助你对同一个作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用不同的版权协议。通过这个专门许可证的使用可以让作品在发达国家得到更好的版权保护,同时也可以帮助作品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更好的使用和流通。 根据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中国属于 中低收入国家 ,按照这个新的CC许可证说明,归于发展中国家。 相关链接: Developing Nations license launched

Yahoo! acquires Musicmatch

苹果iPod的成功让在线音乐成为了除了搜索引擎以外,互联网领域又一个大家争相进入的市场。继MSN推出了 测试版的Online Music Shop 后,今天Yahoo!也宣布以1.6亿美元现金收购了着名的数字音乐公司 Musicmatch ,以加强 Yahoo!的在线音乐服务 。 Musicmatch也就是制作音乐播放器 Jukebox 的公司,它的网站同时也提供 付费音乐下载服务 。这次的收购预计能让Yahoo!的在线音乐用户从1300万增加到2300万。无疑,Yahoo将成为 Apple iTunes , MSN Music 和 Real Music Store 最有力的竞争者。 PCWorld.com:Yahoo Buys Musicmatch

The fox is on fire!

Firefox 1.0 终于走到了幕前, Mozilla.org首页 上的Firefox下载从原来的0.9.3版本变成了1.0 Preview Release。不仅如此, Thunderbird 和 Mozilla 也在同一天发布了新的版本。 这次Firefox 1.0 PR的发布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支持, Firefox.com 的所有者 Kevin Karpenske 慷慨的把这个域名送还给了Mozilla.org。同时,一个专门推广Firefox的网站 Spread Firefox 也已经启动,它们所筹备的第一活动就是争取在10天内让Firefox的下载数量达到100万。 我使用Firefox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早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但愿它可以在将来尽可能的保持Open Source软件的精神。

Imageshack.us banned

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Imageshack.us 终于被中国封了。 我以前就曾经 介绍 过Imageshack,它是一个很好的图片存放服务,所以我原来把blog的图片都放到了Imageshack上,可以节省一些这个blog空间的流量。昨天才发现,从中国已经不能访问这些图片了。我可不想让大家看红叉,所以花了些功夫把图片转到了 一个德国ISP 商的免费空间上,暂时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本站所使用也是 免费空间 ,总有挂的一天。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收费空间,不过有了 topku 和 车东 的经验,选择起来却也有一些方向了。 选择国外的虚拟主机服务

Yahoo!将进入消费电子产业

Engadget Exclusive :据非官方的消息,Yahoo!将在两周内公开它的消费电子类产品线。最早发布的产品将包括液晶电视,便携式DVD播放器以及家庭影院系统。 两种液晶电视产品,17英寸的价格约为800美元,而30英寸的产品价格高达3000美元。 便携式DVD播放器只有9英寸宽,重量约1磅,除了DVD外,还可以播放CD和MP3,零售价格为100美元左右。 Yahoo!的家庭影院系统将包括一部可以播放DivX编码文件的DVD播放器和一套5.1杜比环绕音响。不包含液晶电视的价格约为300美元。 这 些产品外观看来非常不错,而且价格也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看来不只是提供给Yahoo!Fans的新奇玩意儿。如果它们的产品质量也令人满意的话,我想还是 会有不少人购买这样的产品。不过究竟能不能在竞争残酷的电子消费市场有所作为,就不得而知了。Anyway,如果这消息是真的,将会是今年中除了 Google IPO以外的又一则大新闻。 update:据 The Unofficial Yahoo! Weblog上的说法 ,Yahoo!已经关于此事作了答复,这些产品的确存在,但不过是他们品牌策略的一部分。 Engadget原文 的回复中也举出了Yahoo!以前曾经卖过贴牌键盘和相机的例子。比起 GoogleStore 上那些小纪念品来说,Yahoo!的这些贴牌产品要更有吸引力。网络战争打回传统市场上来的日子看来不远了。

Gmail for cellphones

Gmail-mobile 是一个基于PHP的小程序,通过它可以让你的手机来登录使用你的Gmail账号。只要在一个PHP的空间上安装了这个程序,那么任何支持WAP 1.0(WML)格式的手机都可以通过这个程序来登录Gmail收发邮件。 GmailFS (基于Gmail的文件系统), Gallina (利用Gmail空间来作Blog),越来越多基于Gmail应用的程序出现,让Gmail的使用越来越方便,同时也让Gmail账户变的越来越有价值了。

搜索引擎“三国鼎立”?

赛迪最近发布了一个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调查数据,让我大开眼界: “目前我国网络搜索市场的最新格局是,Google、中国搜索、百度的三强争霸。中国搜索也智能化、新闻搜索这两项调查中名列第一位,Google、百度以较小的差距居于次席。” 而事实上,中搜的搜索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试了一下,根本就搜索不到WebLeOn's Blog上的内容 :( 。另外,本不是专业搜索引擎的中商网和8848整体成绩竟然超过了Yahoo!的一搜。看来,中国的搜索引擎和调查机构,在技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学。 相关链接: 三国鼎立局面已定 google遭遇威胁 中搜也能算搜索引擎? 咱们来看看中搜

Blogger.com的RSS连接改变

刚刚才发现,8月26日以后我blog的RSS中的链接都没有直接指向文章的地址,而是指向了当月的Archive页面。查看了一下别的 Blogger.com上的日志,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应该不是我个人设置的关系。不知道blogger为什么要这样改,显然没有原来设置合理。 update:谢谢 keso ,看到了 官方的解释 。原来的确是一个小bug,应该会在短期内解决。 update:Feed更新的时候发现,这个bug似乎已经修正了。

Firefox 1.0 PR next week

The Burning Edge :Firefox终于决定在下个礼拜发布1.0预览版。如果Firefox的爱好者如果已经迫不及待,那现在就可以在 Mozilla.org的FTP 上找到Firefox 1.0 PR的下载,第一时间来尝试这个新的版本。 新的版本有很多 新的功能和改进 , 其中有一个新增的功能对blogger来说是很有用的。Firefox 1.0可以在提供Feed的页面自动搜索RSS链接,并能够通过点击右下角的图标方便的订阅到浏览器中的LiveBookmarks。不过目前 LiveBookmarks还是不能像普通的聚合器那样预览RSS的内容,而只有标题和文章连接。

Yahoo! travel search engine

Yahoo Search blog 提到了Yahoo!正在测试一项 旅游搜索 的新服务。通过这个新的旅游搜索引擎可以对50个以上的旅游网站中的服务及其价格进行实时的比较,搜索的内容包括飞机航班、酒店预定和租车服务。比较让人费解的是,目前这个服务只有在MSIE的浏览器中才可以正常使用。 2个月前Yahoo!才 收购 了这家在线旅游网站 FareChase ,现在就早早的在这个网站挂上了自己的牌子。看来Yahoo!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旅游搜索市场,另辟蹊径以保在搜索领域的江山不倒。 update:Yahoo!的产品管理主管已经在blog的回复中表示,将在近期内进行改进,使这项服务能够在Mozilla/Firefox上使用。

Google's 6th birthday!

今天是Google的6岁生日。1998年9月7日Google诞生到了这个世上,6年间它就占据了大半个互联网,这一点,盖茨、乔布斯还是张朝阳都是望尘莫及的。看一下 Google这6年来的历史 ,不知道能不能读出些端倪来。

全球第一部带硬盘的手机

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样的产品问世,三星SPH-V5400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内置硬盘的移动电话。今天在日本发布的Samsung SPH-V5400的内置硬盘只有硬币大小,容量为1.5GB。这部手机将于下个月在韩国公开发售,预计价格为800美元左右。 从照片看来,手机的体积还是比较庞大,而且1.5GB的容量也不会给人太多的惊喜。2TB的存储卡也即将问世,不远的将来,我们肯定会看到更多拥有大容量存储器的手机出现在市场上。 相关链接: Samsung shows “world's first” hard drive phone Pics of the Samsung SPH-V5400

也说浏览器市场份额

keso谈到了浏览器的市场份额问题,其中 W3Schools的统计数字 不免会让人对Mozilla系列浏览器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可能 TheCounter.com给出的数据 才更能反映真正的现实情况。 其实,浏览器的使用状况和网站内容及访问者有很大的关系。正如 Slashdot的评论 所说,W3Schools的浏览者中,那么多人喜欢使用符合W3C标准的Mozilla系列浏览器,正是因为这个网站的内容是面对网站开发者的。而我猜想有些网站Firefox/Mozilla的使用比例,早已经远远超过了MSIE或其他浏览器,很可能的一个就是 Mozilla Update 。而对像国内 hao123.com 这样的网址站来说,在访问者使用的浏览器中,MSIE的比例很可能是一个约等于100%的数字。在整个浏览器市场中,Firefox要成为和IE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可能还为时过早,不过至少它在一个特定的人群里,已经成了挑战微软IE的最有力的武器。 这是我访问这个网站的浏览器使用情况: Netscape 20.81% - MSIE 78.83% - Other 0.35%

Toolbars for Firefox

FireFoxToolbar.com 提供了多种在Firefox上使用的工具栏插件。除了 标准工具栏 外,还有针对各种FireFox用户常用网络服务的工具栏,所有的工具栏均可以根据使用的习惯进行订制。 Blogger Demo BlogLines Demo LiveJournal Demo TypePad Demo Technorati Demo Launch.Yahoo Demo Ebay Demo Del.icio.us Demo

iTunes Affiliate Program

Apple的网上音乐商店 iTunes 推出了一个新的网站加盟计划。你的网站只要 加入 了这个计划,就可以通过帮助iTunes销售网上音乐来赚钱。从你的网站上售出每首音乐你都可以获得5%的佣金。从申请表格来看,目前好象只接受美国公民的申请。

MSN Music Preview

微软的MSN总是后知后觉,1999年引入 MSN Messenger 服务的时候,大名鼎鼎的 ICQ 已经在IM市场上驰骋了整整3年;今年早些时候推出新版的 MSN Search 的时候,成立了6年的Google和更老牌的Yahoo!也早已经把搜索市场瓜分的所剩无几;这次测试版的 MSN Music 网上音乐商店也比它的竞争对手苹果的 iTunes 晚了1年多,而iTunes早在一个多月前, 销售量就已经超过了1亿首 。 目前音乐库中共有100万首以上乐曲,音乐文件按照160Kbps的WMA文件格式编码。1首歌曲的价格为99美分,一张专辑为9.99美元。网站同时还推出了 Windows Media Player 10 的新版本和 多种支持其WMA格式的音乐播放器 。 缺乏创新,惹人厌恶的微软总能斩落对手,一次次的成为市场竞争的胜利者。从操作系统,到浏览器,尽管Microsoft的产品并不优秀。但是如今微软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Microsoft的对手越来越强大,Apple和Google绝不是几年前的 Netscape 可以比拟的。今天的MSN Music想要撼动iTunes的地位,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update:MSN Music Preview还支持 RSS订阅 ,你可以分别订阅Top 100的 单曲 , 专辑 或者 歌手 。

Google Code Jam

Google Code Jam 是由Google举办的程序设计大赛,同时也借此来网罗全世界的编程高手。去年比赛的获胜者是瑞典人 Yarin 。今年的总奖金额为50,000美元的现金,只要你使用Java,C++,C#或VB.NET中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 报名参加 这个大赛。

Mozilla.org改版

Mozilla的网站今天换了一个 新面孔 ,比起 原来的版面 ,看起来舒服了很多。不过在首页上的Firefox下载,依旧是 0.9.3版本 ,多少有点小小的失望。

Blog-Tracking Service

Blabble 发布了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分析服务。这个新的服务通过搜索上百万个blog的评论,并利用 自然语言处理 技 术进行分析来建立一个数据库。你可以在这个数据库中搜索你感兴趣的关键字,例如一个产品或者某个名人,然后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原始评论(Raw Thoughts),最常用到的评论词(Phrases)以及根据评论产生的一个评分曲线(Tone),还可以查看这个关键字被关注程度和评分的变化。 网站在开放了几个小时的服务后又关闭了公开测试服务。相信这会是一个在市场分析等领域很有用的调研工具。

不可不记:iMac G5

Apple终于在法国的 Apple Expo 展示了最新的 iMac G5 。众多的Apple迷终于等到了他们的新宝贝,而如果他们身在巴黎,则更可以有幸马上亲身体验到G5的魅力。 新 的iMac G5配备了1.6Ghz或1.8Ghz的G5处理器,17英寸或者20英寸16:10的宽屏显示器,80或160G SATA硬盘以及NVIDIA GeForceFX 5200 Ultra的显卡。iMac G5的主体厚度只有5cm,17英寸型号的整体尺寸为42.6 x 43 x 17.3cm,重8.4kg,而20英寸为49.3 x 47.2 x 18.9cm和11.4kg。 Steve Jobs 总是能让Apple的每个产品都变成商业奇迹。从iMac到iPod,Jobs一再的证明着他操控市场的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