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从需求理论看Blog

最近在我们身边不少Blogger开始困惑,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不知道该如何继续Blogging,日记亦或是一个特定的主题?JianshuoIsaac也都为此有些许的担忧。

在我看来,要释疑也并不是那么难。

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来发展的:生存-安全-交流-尊重-自我实现。就像吃饭和睡觉就基于生存需要,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灾害的预防是出于对安全的需求。互联网也是一种需求,它基本上是从人类需求的第三层次开始的。Internet作为一种媒体,是因为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而Blog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信息纪录和传播方式,更多的是出于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里所说的尊重,也包括发自自身的求知欲和来自外部的认可,而自我实现,则是在某一个领域上达到一个完美的目标。大部分人使用Blog是为了满足交流以外更深层次的需求,比如学习知识,比如激发自身的创作力。而这种需求,是基于前三种需求之上的,其迫切性不如“生存-安全-交流”的需求来的强烈。生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中的很多的生活还不够富裕,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下,赚钱和感情生活的改善比Blog更有吸引力。

作为一种工具,Blog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途:学习笔记,个人媒体,或者私人日记等等。每个人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不尽相同,学习笔记对很多人来说可有可无;个人媒体,作为一种表达自我的途径,也可以有很多其他方式的替代;而如果说是私人日记,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写日记来抒发情感或者记录生活,即使要写,纸和笔,或者是录音机都依然是很好的方法。而Internet则有更多的唯一特性。作为媒体,互联网基本可以替代报纸,广播和电视,但是就目前来讲,互联网的很多用途还不能被代替。

不管从纵向的需求层次或者是横向的排他性来看,Blog都不是一个强者。而且从我的观点来看,马斯洛理论中“交流”这个层次的需求在可以预知的将来并不能广泛的满足。即使有一天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和谐并有归属感的人际关系中,满足后两种需求的方式也会比今天丰富的多。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个人Blog应该都不会成为主流。

既然这样,Blog的命运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用惯了Blog的人会继续使用,因为它用适合这些人的方式满足着他们的需求;而拿起了Blog这个工具却用不顺手或者不知道如何用的人,也可以去试试看其他办法。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统领千军万马或者在QQ上山南海北或许更得心应手。但是不用担心,每天都会有人加入Blogger的行列。因为新的需求总是不断产生,而寻找合适自己的满足方式总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并不需要让所有的人都去写Blog,但是应该让真正需要它的人更快地发现它,更好的使用它。Isaac所说的Blogger和Non-Blogger,应该就是需要Blog和不需要Blog的人吧。

评论

匿名说…
Nice site!
[url=http://wwwtgooi.com/shvn/nkbx.html]My homepage[/url] | [url=http://uajihbei.com/kxmy/bflw.html]Cool site[/url]
匿名说…
Great work!
http://wwwtgooi.com/shvn/nkbx.html | http://ldntzjot.com/ecwb/prrn.html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非!南非!”——第一印象

记得去年,看到 keso关于南非的文章 ,当时就有两个非常深的感觉: 1,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 2,非常棒的国家营销活动。 不想今年,我也有机会来到南非,体验了整整两周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也许文字和图片无法完全表达我在南非的所见所闻,在这里记录一些片段,粗略勾勒一下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家在我眼中的印象。 3月的南非气候非常宜人。夏天刚刚过去,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温度都保持在20多度的样子,而且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艳阳高照。南非的人口本来就不是很稠密、工业污染也不重,再加上经常有海上吹来的大风,让这里的空气很干净,天空也特别蓝。 这里的雨特别的“通人性”。我在南非的两周,其实也下了几场雨,但都在夜晚和早晨,持续时间也不长。它们静悄悄的洗刷掉了城市中的灰尘,却从不打扰。 虽然也不免也要穿梭于城市之间,但是从来没有和自然如此的亲近。在南非,我有时候几乎完全忘记了“文明”,感觉自己只是天空下一个生灵,渺小而幸福。 闭上眼睛,想象你心目中最美的蓝天白云——那就是南非。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Nielsen刚刚发布了一个 关于移动APP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值得一看。这里摘抄部分数据: 游戏依然是在手机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排在前列的应用类别基本都是娱乐和信息类。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了打电话以外,手机还是重要的娱乐和信息获取终端。 Facebook用户通过手机来keep connect的需求量非常大,Pandora这个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的使用比例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好吧,的确是Android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比率最高。而是用黑莓的商务人士们,是最不屑于在手机上点击广告的。 iOS的用户中完全不希望看到广告的用户最多,这也许是因为iOS用户购买付费软件的比率比较高? 这份报告提供免费下载,下载地址如下: 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写Blog的好处

冰云 列出了“促进学习、记录收获、反映成长、结交朋友、共享知识、交流看法、包装自己、练习文笔、锻炼毅力”等九大好处,读后深以为然。心中细细品味,觉得似乎可以增加一个“开阔视野”。有很多的技术或者说概念,以前并听说过,更别说接触过了。... 1 促进学习。 写blog可以促进学习,想写出文章来, 自然不能是泛泛的了解就可以的,要理解了才能写得出来的。 这就促进了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 2 记录收获。 blog中,常常是记录下来都是瞬间的灵感,对事物的感悟, 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这些都是财富。要记录下来。 3 反映成长。 写blog,可以反映出人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结果。 对一个问题或领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 从熟悉到精通。这纪录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长过程。 很久之后,看到自己之前的文章,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4 结交朋友。 写了blog,自然会有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来阅读, 这可以认识许多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谈得来。 5 共享知识。 blog给大家看,大家的blog也给你看。这个问题我解决了, 那个问题他解决了。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 总好过闭门造车。 6 交流看法。 回复的人对blog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 大家一起讨论,听听别人的思想,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7 包装自己。 找工作或跳槽的时候,附上一个blog地址, 招聘的公司一看,就能知道这人的基本水平。 看到一篇篇用心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对自己知识技能的最好宣传。 8 练习文笔。 写blog,得考虑这篇文章是否拿得出手吧, 全是不通的语句怎么好意思给人看,这是锻炼汉语。 当然如果用英文写练习外语也是不错。 9 锻炼毅力。 写blog,要坚持不懈,这可以锻炼毅力。 至少每周要更新几次吧。 花20分钟写一篇的blog都坚持不住,那还有什么事情能坚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