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Google收购Feedburner将如何影响Feed营销市场

Google对FeedBurner的收购在数周的猜测之后,终于尘埃落定。6月1日消息终于在双方的官方Blog得到了确认。关于收购的细节,之前已经谈论了不少。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看,这项收购对于Feed营销这个新兴的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从营销角度来说,Feed营销将和其他成熟的网络营销在形式上趋于统一。我们知道,每一种营销渠道和传播媒体,都有一套的自己的运作模式。但是对于Feed这样一个全新的网络渠道,重新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运作模式显然成本太高。这样一来,依托传统网络广告运作方式,根据Feed的自由特点加以优化无疑是最好的捷径。Google收购FeedBurner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如果我们用Blogger.com来对应FeedBurner的Feed内容;用AdSense来对应FeedBurner的AdNetwork;用Google Analytics来对应FeedBurner的统计,就可以清晰的看到,Google正把一条基于Feed的产品链无缝植入自己非常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中,使其也能够在同样的模式中为Google产生效益。

其次,Google对FeedBurner的收购也加速了Feed营销走向主流,Feed营销的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Feed订阅方式比网页浏览或者Email等方式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自由度,所以它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本是势之所趋。FeedBurner已经为这一天的到来作了非常多的贡献,而Google收购FeedBurner后,也会利用自己庞大的品牌效应和绝对优势的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来进一步推动Feed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Google的理由很简单:增加收入。而对于Feed营销本身来说,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成熟。

最后,Feed营销现有的市场结构也将会收到重大的影响。类似Pheedo以及TextLinkAds的Feedvertising等现有的类似服务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他们很有可能在纵向上深化或者改变其现有的服务,以避免和GoogleBurner发生正面的竞争。而Yahoo、MSN等Google的主要竞争对手则会通过收购或研发加速这方面产品的发展,使自己不至于完全失去这方面的市场。

还有有几点相关的具体变化,我们大约也可以预见:
- Feed广告中的内容发布者和广告主的门槛都会大大降低,Google的Feed广告将成为一个参与人数众多的服务;
- Feed广告的计价方式将由FeedBurner目前的CPM展示计价逐渐转变为CPC点击计价方式,以适应中小广告客户的需求;
- 数量众多的中小网站会因为Google提供的Feed广告服务而为自己的网站加入Feed功能。

评论

匿名说…
好文,收藏至20ju.com
匿名说…
我在RSS顶端看到一串字符,那是什么?
匿名说…
2点:
1、什么叫Feed营销,连Feed广告在国外也只是小部分尝试,哪里营销的整体概念。
2、Google买FB,也只是尝试Feed的广告投放,不用抱那么大的什么垄断产业希望,购买了那么多公司半死不活的照样有,只是现金在手烧不完顺便把看着有前景的好公司买下来而已,所以准确的说,这是GG看好但不值得太投入的未开发的市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非!南非!”——第一印象

记得去年,看到 keso关于南非的文章 ,当时就有两个非常深的感觉: 1,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 2,非常棒的国家营销活动。 不想今年,我也有机会来到南非,体验了整整两周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也许文字和图片无法完全表达我在南非的所见所闻,在这里记录一些片段,粗略勾勒一下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家在我眼中的印象。 3月的南非气候非常宜人。夏天刚刚过去,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温度都保持在20多度的样子,而且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艳阳高照。南非的人口本来就不是很稠密、工业污染也不重,再加上经常有海上吹来的大风,让这里的空气很干净,天空也特别蓝。 这里的雨特别的“通人性”。我在南非的两周,其实也下了几场雨,但都在夜晚和早晨,持续时间也不长。它们静悄悄的洗刷掉了城市中的灰尘,却从不打扰。 虽然也不免也要穿梭于城市之间,但是从来没有和自然如此的亲近。在南非,我有时候几乎完全忘记了“文明”,感觉自己只是天空下一个生灵,渺小而幸福。 闭上眼睛,想象你心目中最美的蓝天白云——那就是南非。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Nielsen刚刚发布了一个 关于移动APP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值得一看。这里摘抄部分数据: 游戏依然是在手机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排在前列的应用类别基本都是娱乐和信息类。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了打电话以外,手机还是重要的娱乐和信息获取终端。 Facebook用户通过手机来keep connect的需求量非常大,Pandora这个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的使用比例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好吧,的确是Android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比率最高。而是用黑莓的商务人士们,是最不屑于在手机上点击广告的。 iOS的用户中完全不希望看到广告的用户最多,这也许是因为iOS用户购买付费软件的比率比较高? 这份报告提供免费下载,下载地址如下: 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写Blog的好处

冰云 列出了“促进学习、记录收获、反映成长、结交朋友、共享知识、交流看法、包装自己、练习文笔、锻炼毅力”等九大好处,读后深以为然。心中细细品味,觉得似乎可以增加一个“开阔视野”。有很多的技术或者说概念,以前并听说过,更别说接触过了。... 1 促进学习。 写blog可以促进学习,想写出文章来, 自然不能是泛泛的了解就可以的,要理解了才能写得出来的。 这就促进了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 2 记录收获。 blog中,常常是记录下来都是瞬间的灵感,对事物的感悟, 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这些都是财富。要记录下来。 3 反映成长。 写blog,可以反映出人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结果。 对一个问题或领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 从熟悉到精通。这纪录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长过程。 很久之后,看到自己之前的文章,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4 结交朋友。 写了blog,自然会有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来阅读, 这可以认识许多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谈得来。 5 共享知识。 blog给大家看,大家的blog也给你看。这个问题我解决了, 那个问题他解决了。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 总好过闭门造车。 6 交流看法。 回复的人对blog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 大家一起讨论,听听别人的思想,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7 包装自己。 找工作或跳槽的时候,附上一个blog地址, 招聘的公司一看,就能知道这人的基本水平。 看到一篇篇用心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对自己知识技能的最好宣传。 8 练习文笔。 写blog,得考虑这篇文章是否拿得出手吧, 全是不通的语句怎么好意思给人看,这是锻炼汉语。 当然如果用英文写练习外语也是不错。 9 锻炼毅力。 写blog,要坚持不懈,这可以锻炼毅力。 至少每周要更新几次吧。 花20分钟写一篇的blog都坚持不住,那还有什么事情能坚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