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善意的网络评论者

根据BazaarvoiceKeller Fay Group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网络上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评论的人中,目的是出于善意和表达自己的赞许的占到了压倒性的多数。这次调查的对象是1300位在网络上进行过评论的用户,调查的期间是2007年8月至2007年10月。

90%接受调查的网络评论者说他们是为了帮助其它人更好的进行购买选择,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想通过在网络上的评论帮助公司来改进产品。

这项调查还发现,在所有的评论中,有79%是在赞扬一个公司,而有87%的文章观点是偏于正面或肯定的。

Bazaarvoice的创始人及CEO Brett Hurt说:这次调查为什么我们能够在网上看到如此多正面的反馈。消费者愿意在网上评论一种产品或者一项服务,动机大多来自于想帮助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好的产品。他们用他们的亲身体验和可信的内容来帮助其他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更好的作出消费选择。Keller Fay Group的COO Brad Fay则表示:调查结果可以说明,大部分的评论者不是想击垮一个品牌,而是帮助别人的消费行为。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会在产品表现良好的时候才会在网上进行评论。而不是我们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网络上的WOM会让消费者产生更多的抱怨。所以,公司的CMO们不用太担心有更多的消费者来谈论产品,因为你再网上除了抱怨,会收到更多的赞许和善良的建议。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他们在网络上获得话语权后,最终还是会发现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获得有价值信息的地方。所以,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贡献能够帮助他们自己以及和他们一样的其它消费者的内容。推荐一样好的商品或者一项好的服务,能够更加直接的帮助其它消费者。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样的逻辑。

这项调查中的其它数据包括:
- 79%的网络评论者是评论社区的活跃用户,他们用自己的评论来回馈他们所在的社区;
- 85%的网络评论者在网络上进行购买;
- 77%的网络评论者每天发送10封以上的Email,25%参与社会化网络;
- 20%的网络评论者在别人的Blog上或者聊天室里发布自己的信息,19%在独立的产品评论网站如ePinions或者CNET,而更多的是直接在销售商的网站上留言;
- 65%的网络评论者在通过非网络方式购买商品后,会回到销售商的网站去发布在线的评论;
- 接近60%的网络评论者会把他们的产品使用经历告诉他们的朋友和家庭成员。

评论

Manstalk.Net说…
看一下cb的现状就知道此文多数出自“口碑营销”推崇者的枪手文章,其中的数据在中国毫无参考价值。
WebLeOn说…
中国的情况目前的确很不一样,但理性和公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丑恶的意识形态,只说明物质作为思想的基石还不坚固。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乐观的心。我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匿名说…
疫情通報

怪物中國社會在變,人類被人獸牛狗雜種怪物交叉傳染到變異狂犬病和瘋牛病病毒,變異退化,

繁殖到第三代牛狗特徵顯露可怕,大都象侏儒,或者骨胳亂長,

淺顯區別在分泌牛、狗氣味、長狗牙等等。

人類被怪物中國共狗雜種政權勢力和腦電波雷達設置太多不安定的因素及困擾(例如:邪教法輪功練習者、美國9.11慘案),

被外在發生的表面事物所吸引,

導致人類時代滅絕!


http://www.blogtw.com/blog.php?user=hlx1971
http://city.udn.com/blog?fjzzhhj7122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jzzhhj71/
http://hk.myblog.yahoo.com/fjzzhhj
http://tw.myblog.yahoo.com/fjzzhhj71220
http://hk.myblog.yahoo.com/fjzzhhj71220
http://tw.myblog.yahoo.com/kingkong-jack
http://blog.pixnet.net/fjzzhhj71220


黃慧傑.龍香 (姬昌)
匿名说…
很有价值的统计。
Manstalk.Net说…
人之初一般是指0-3岁的阶段。

口碑和营销是根本冲突的,在中国被诟病已久——南方人管这撬边,北方人管这叫托,无不令市民痛恨。tianya、mop,discuz进行的所谓口碑营销都具有明确的鼓动性和暗示性,也许广告投放商乐于做这样的凯子,但这至少是对社区会员的不尊重。btw,这篇文章中的统计数据也纯属废话,"有79%是在赞扬一个公司,而有87%的文章观点是偏于正面或肯定的。",如果79%是在批评一个公司,87%的文章是负面,那这个国家就快崩溃了,"中国的空气质量很好,因为79%的国民呼吸系统是健康的。"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南非!南非!”——第一印象

记得去年,看到 keso关于南非的文章 ,当时就有两个非常深的感觉: 1,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 2,非常棒的国家营销活动。 不想今年,我也有机会来到南非,体验了整整两周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也许文字和图片无法完全表达我在南非的所见所闻,在这里记录一些片段,粗略勾勒一下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家在我眼中的印象。 3月的南非气候非常宜人。夏天刚刚过去,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温度都保持在20多度的样子,而且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艳阳高照。南非的人口本来就不是很稠密、工业污染也不重,再加上经常有海上吹来的大风,让这里的空气很干净,天空也特别蓝。 这里的雨特别的“通人性”。我在南非的两周,其实也下了几场雨,但都在夜晚和早晨,持续时间也不长。它们静悄悄的洗刷掉了城市中的灰尘,却从不打扰。 虽然也不免也要穿梭于城市之间,但是从来没有和自然如此的亲近。在南非,我有时候几乎完全忘记了“文明”,感觉自己只是天空下一个生灵,渺小而幸福。 闭上眼睛,想象你心目中最美的蓝天白云——那就是南非。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Nielsen刚刚发布了一个 关于移动APP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值得一看。这里摘抄部分数据: 游戏依然是在手机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排在前列的应用类别基本都是娱乐和信息类。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了打电话以外,手机还是重要的娱乐和信息获取终端。 Facebook用户通过手机来keep connect的需求量非常大,Pandora这个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的使用比例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好吧,的确是Android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比率最高。而是用黑莓的商务人士们,是最不屑于在手机上点击广告的。 iOS的用户中完全不希望看到广告的用户最多,这也许是因为iOS用户购买付费软件的比率比较高? 这份报告提供免费下载,下载地址如下: 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写Blog的好处

冰云 列出了“促进学习、记录收获、反映成长、结交朋友、共享知识、交流看法、包装自己、练习文笔、锻炼毅力”等九大好处,读后深以为然。心中细细品味,觉得似乎可以增加一个“开阔视野”。有很多的技术或者说概念,以前并听说过,更别说接触过了。... 1 促进学习。 写blog可以促进学习,想写出文章来, 自然不能是泛泛的了解就可以的,要理解了才能写得出来的。 这就促进了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 2 记录收获。 blog中,常常是记录下来都是瞬间的灵感,对事物的感悟, 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这些都是财富。要记录下来。 3 反映成长。 写blog,可以反映出人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结果。 对一个问题或领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 从熟悉到精通。这纪录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长过程。 很久之后,看到自己之前的文章,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4 结交朋友。 写了blog,自然会有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来阅读, 这可以认识许多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谈得来。 5 共享知识。 blog给大家看,大家的blog也给你看。这个问题我解决了, 那个问题他解决了。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 总好过闭门造车。 6 交流看法。 回复的人对blog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 大家一起讨论,听听别人的思想,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7 包装自己。 找工作或跳槽的时候,附上一个blog地址, 招聘的公司一看,就能知道这人的基本水平。 看到一篇篇用心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对自己知识技能的最好宣传。 8 练习文笔。 写blog,得考虑这篇文章是否拿得出手吧, 全是不通的语句怎么好意思给人看,这是锻炼汉语。 当然如果用英文写练习外语也是不错。 9 锻炼毅力。 写blog,要坚持不懈,这可以锻炼毅力。 至少每周要更新几次吧。 花20分钟写一篇的blog都坚持不住,那还有什么事情能坚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