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Logic推出“Conversation Targeting”,应该是这次ad:tech NewYork上比较吸引我的一个消息。这个广告平台可以说是用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来尝试寻找广告和口碑之间的平衡。
BuzzLogic是一家为公司或者个人提供网络口碑传播调研的网站,它可以帮助用户跟踪网络上对于特定产品或者服务的讨论,并且帮助客户找出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和重要信息节点。BuzzLogic的好处是,他有一个通过内容的传递过程作为标准的评估体系。每个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领袖。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接近真实的内容传播过程,而不会受到太多A-List Blogger言论的影响。
而他们新推出的这个“Conversation Targeting”也正是基于他们原有的服务,可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产品。Conversation Targeting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为用户追踪在讨论他们产品及服务的Blog或者其它网站,并在这些网站上不断投放对应的广告。这样动态投放模式,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单纯按照关键词或者语义分析来投放的Contextual Ads时效性更好、定位也更加准确,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分配广告的预算。除此以外,对于和广告标的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讨论也可以纳入被选择的范围。
而广告的具体投放流程并没有包含在Conversation Targeting中,BuzzLogic将使用外部的广告平台。首先支持的,当然就是Google的AdSense/Adwords。BuzzLogic将会增添更多的广告投放平台的支持。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iPhone想通过BuzzLogic来投放广告,就可以找到那些讨论iPhone,甚至是讨论Nokia、Moto、iPod等等相关产品话题的Blog或网站。然后通过Adwords来向这些Blog及网站投放广告。随着话题不断的被讨论,也可以对新近加入讨论网站进行继续投放。
可以说BuzzLogic Conversation Targeting是Buzz和Ads的结合品,它解决了很多Internet Marketer在选择口碑以及广告时的困惑。尤其可贵的是,由于Blogger和内容发布者是不知道哪些广告是来自BuzzLogic的,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口碑传播过程中的立场和观点。而对于读者来说,追随相同话题文章之间互相link的延展阅读过程中
这种通过口碑传播的过程来动态寻找广告渠道的作法,无疑是有它的巨大价值。不过对于BuzzLogic来说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 如何解决动态投放造成的在实施中的烦琐过程?
- 如何在那些没有注册过广告平台的Blog或者网站上投放?
- 对于注册过多个广告平台的网站将如何处理投放?
所幸它的出现正好在传统的广告模式每况愈下的时期,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不过这样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毕竟会遇到上面提到的这些阻力,它能不能成为一种可以放大的商业模式,还有待时间考证。
BuzzLogic是一家为公司或者个人提供网络口碑传播调研的网站,它可以帮助用户跟踪网络上对于特定产品或者服务的讨论,并且帮助客户找出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和重要信息节点。BuzzLogic的好处是,他有一个通过内容的传递过程作为标准的评估体系。每个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领袖。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接近真实的内容传播过程,而不会受到太多A-List Blogger言论的影响。
而他们新推出的这个“Conversation Targeting”也正是基于他们原有的服务,可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产品。Conversation Targeting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为用户追踪在讨论他们产品及服务的Blog或者其它网站,并在这些网站上不断投放对应的广告。这样动态投放模式,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单纯按照关键词或者语义分析来投放的Contextual Ads时效性更好、定位也更加准确,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分配广告的预算。除此以外,对于和广告标的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讨论也可以纳入被选择的范围。
而广告的具体投放流程并没有包含在Conversation Targeting中,BuzzLogic将使用外部的广告平台。首先支持的,当然就是Google的AdSense/Adwords。BuzzLogic将会增添更多的广告投放平台的支持。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iPhone想通过BuzzLogic来投放广告,就可以找到那些讨论iPhone,甚至是讨论Nokia、Moto、iPod等等相关产品话题的Blog或网站。然后通过Adwords来向这些Blog及网站投放广告。随着话题不断的被讨论,也可以对新近加入讨论网站进行继续投放。
可以说BuzzLogic Conversation Targeting是Buzz和Ads的结合品,它解决了很多Internet Marketer在选择口碑以及广告时的困惑。尤其可贵的是,由于Blogger和内容发布者是不知道哪些广告是来自BuzzLogic的,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口碑传播过程中的立场和观点。而对于读者来说,追随相同话题文章之间互相link的延展阅读过程中
这种通过口碑传播的过程来动态寻找广告渠道的作法,无疑是有它的巨大价值。不过对于BuzzLogic来说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 如何解决动态投放造成的在实施中的烦琐过程?
- 如何在那些没有注册过广告平台的Blog或者网站上投放?
- 对于注册过多个广告平台的网站将如何处理投放?
所幸它的出现正好在传统的广告模式每况愈下的时期,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不过这样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毕竟会遇到上面提到的这些阻力,它能不能成为一种可以放大的商业模式,还有待时间考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