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布了一组OpenSocial的数据。由于MySpace、Hi5、Friendster以及Google自家的Orkut的加入,在推出10个月之后支持OpenSocial的总用户人数已经超过了3.5亿。

从OpenSocial推出伊始,我就对它不是特别看好。早在2003年底收购Orkut的时候,Google就已经开始尝试在SNS的发展,这比Facebook成立的时间还早。不过那时候Google显然还没有意识到社交网络在今天会如此风行。
随着Facebook以及整个社交网络领域的爆发式发展,想再通过Orkut走近SNS的第一阵营为时已晚。于是Google只能改变策略,先后推出了OpenSocial及Friend Connect,想通过统一SNS技术标准的途径在SNS领域获得更大的空间。不过之前就讲过,Google依靠一个几乎是架空的标准可能很难在SNS这个非常注重运营的领域有所斩获。
一个关键因素是,OpenSocial最大的竞争者Facebook Open Platform有着更为优越的条件。Facebook实实在在的在运营一个超过9000万活跃用户的社交网络服务;而且它开放的脚步也从没有停止过。Facebook不仅开放了整站的代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搭建类似于Facebook的网站,而且在一个月前的f8会议上,Facebook也宣布将进一步的开放数据、进行国际化发展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条件。
还有一个疑惑来自于支持OpenSocial的社交网络服务。MySpace、Hi5、Friendster以及Orkut,他们的用户区域分布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各自之间是存在着竞争。所以他们在支持OpenSocial的时候势必会有更多的顾虑。Google的OpenSocial对它们来说是否会有持久的吸引力,都还未可知。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OpenSocial将来获得了足够多的支持,成为SNS的一种主流标准。Google如何真正从中获得商业利益?也许Google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这肯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这里有一组数据的对比:OpenSocial目前用户数量3.5亿,应用程序4500个,安装次数1.5亿次;Facebook活跃用户超过9000万人,应用程序超过3000个,安装次数7亿次(via Adonomics) 。OpenSocial要有所作为,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努力。
无论如何,能够让那么多的社交网站来支持它的OpenSocial,对Google的市场和技术能力是一种最好的说明。但是Google能否凭借OpenSocial在SNS创造另一个辉煌,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从OpenSocial推出伊始,我就对它不是特别看好。早在2003年底收购Orkut的时候,Google就已经开始尝试在SNS的发展,这比Facebook成立的时间还早。不过那时候Google显然还没有意识到社交网络在今天会如此风行。
随着Facebook以及整个社交网络领域的爆发式发展,想再通过Orkut走近SNS的第一阵营为时已晚。于是Google只能改变策略,先后推出了OpenSocial及Friend Connect,想通过统一SNS技术标准的途径在SNS领域获得更大的空间。不过之前就讲过,Google依靠一个几乎是架空的标准可能很难在SNS这个非常注重运营的领域有所斩获。
一个关键因素是,OpenSocial最大的竞争者Facebook Open Platform有着更为优越的条件。Facebook实实在在的在运营一个超过9000万活跃用户的社交网络服务;而且它开放的脚步也从没有停止过。Facebook不仅开放了整站的代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搭建类似于Facebook的网站,而且在一个月前的f8会议上,Facebook也宣布将进一步的开放数据、进行国际化发展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条件。
还有一个疑惑来自于支持OpenSocial的社交网络服务。MySpace、Hi5、Friendster以及Orkut,他们的用户区域分布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各自之间是存在着竞争。所以他们在支持OpenSocial的时候势必会有更多的顾虑。Google的OpenSocial对它们来说是否会有持久的吸引力,都还未可知。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OpenSocial将来获得了足够多的支持,成为SNS的一种主流标准。Google如何真正从中获得商业利益?也许Google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这肯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这里有一组数据的对比:OpenSocial目前用户数量3.5亿,应用程序4500个,安装次数1.5亿次;Facebook活跃用户超过9000万人,应用程序超过3000个,安装次数7亿次(via Adonomics) 。OpenSocial要有所作为,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努力。
无论如何,能够让那么多的社交网站来支持它的OpenSocial,对Google的市场和技术能力是一种最好的说明。但是Google能否凭借OpenSocial在SNS创造另一个辉煌,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评论
对应到国内,校内网开放平台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51昨天开放,一起网、天涯都号称是open social追随者。
我接触了很多的开发者,每天都有跟他们交流,从他们对哪个平台更感兴趣就可以看出f8与open social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