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0的博文

用Google Reader为任何页面创建Feed

其实,已经有不少第三方服务可以 为HTML网页创建RSS Feed 。不过作为Google Reader的用户,如果可以直接在Reader里面完成这项工作,显然是更加方便的选择。 Google Reader的官方Blog刚刚宣布 已经完成了功能 。现在,如果在Google Reader中提交一个不包含RSS Feed的网址,它就会出现以下提示。选择"Create a feed"就可以为网页创建一个RSS Feed并自动订阅。 当然,不能指望这样的RSS Feed会有和普通RSS有同样好的效果。页面的结构越是清晰,生成的Feed效果也会更好一些。Google标示他们正在不断改进这一功能使生成的Feed效果更好。不过在国内那么网站都不提供RSS Feed的情况下,用这个功能来监视网页的更新还是不错的。比如,也许可以订阅新浪微博?(试验中)

互联网2009的一些数字

我对数据有特别的钟爱,Pingdom这篇用数字对2009年互联网的总结──《 Internet 2009 in numbers 》当然我更容易看的进去。通过这组数据,也许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具象的了解过去一年国际互联网的真正模样。 这边摘选了部分数据: 2009年电子邮件用户的总数为14亿; 2009年每天来往的电子邮件总数为2470亿; 不过这些邮件中有81%是垃圾邮件。 到2009年底,网站总数达到2.34亿个。 而所有顶级域名的总数达到了1.87亿个。 2009年9月,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7.3亿。 2009年11月,Twitter上每天更新的消息数量为2730万条; 2009年,在3.5亿用户中有50%每天都登录Facebook网站; Flickr上的照片总数也在2009年达到了40亿张; Youtube上同时在线的视频数量达到了10亿个。

销售和社会化媒体营销

问我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tips的人里面,不少都是从事销售的工作。期望自己获得好的业绩是销售的基本目标。不过社会化媒体营销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如果你是一个太称职的Sales。 所以,我可能没有好得建议,只有一点意见: 1,销售和市场营销是有密切关联的两种不同的工作; 2,作为一个好销售需要非常了解市场营销,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 3,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营销不是销售的主要工作; 4,如果参与社会化媒体活动,那可能要:忘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克制自己的表达欲; 5,“先做朋友再谈生意”,了解这点比熟悉使用各种工具更重要; 其实,我也不喜欢说教。

Google雄起?只是一场轮回。

Google的声明 也让你心潮澎湃了么?如果无妨访问这篇文章,就听我来不完整的概括下:Google提出:要求其内容不被审查。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从这个逻辑上来说,Google的邀请再正常不过。但和它对峙的另一方确有另一套逻辑:“我能开搜查证,所以我随时可以到你家里来抄家”。如果只是充分认同一个逻辑而长年生活在另外一个逻辑里,也许只会让人感觉有些错乱。但两种逻辑背后的那两个人,一个对你关怀备至,让你起敬;另一个“老大哥”却总是阴魂不散,影响你的生活。当前者向后者发起了宣战,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 但到此为止。Google是一家商业公司。如果它头脑清醒的话,商业利益是它唯一的目标。如果那篇声明正确表达的Google这间公司的态度,那只能说明它从2006年开始的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策略失败,而已。对它来说,不(按照中国的规则)进入中国市场不会死掉。即使在更苛刻的规则下,用技术手段让部分愿意使用Google服务的中国用户能自由使用Google的服务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如果Google觉得成本太高,它也可以完全“忘记”这个区域市场。 而对“老大哥”来说,把任何正当的要求当成威胁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件事情的结果让我很好奇,但我预感到自己似乎逃脱不了“受害者”的命运。

2010,Web2.0会变怎样?

2009年学到的东西不少,但关注互联网应用却有点少了。不过过去的这一年,除了Twitter近似于野蛮的生长,貌似也并没有很多让人激动人心的事情。不过今天才是2010的第一天,今年会发生什么谁也还不知道,暂且来瞎猜一下。 WebApps 互联网服务的前端和后端分离会更加明显。其实从今年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新的网站和应用是基于既有的API或者其它现成的构架,这其中最多的莫过于基于Twitter API的应用。2010年,我们看到的新网站更多回是基于 Twitter 、 Facebook 以及Google等各种API的Mashup或拓展,而独立的服务生存的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少。就我个人来说,除了还在Yahoo魔掌中的 Flickr 和 Delicious ,似乎Twitter、Facebook和Google差不多就包含了所有我觉得有用的互联网应用。想想今年也很难再平白多出一个或数个很重要的新需求,倒是很乐于见到能让我更方便、高效使用这三家服务的应用出现。 中国互联网 其实在国内的互联网领域,从不太有诚意的校内和51.com的开放平台,到阿里巴巴的淘宝、支付宝,再到盛大在线正在着力打造的开放平台,“开放”的字眼我们也不少见,不过总感觉还欠那么点气氛,似乎API提供者、应用开发者、用户还未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不过我感觉在2010年,因为政策的压力,倒反而可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真正的“开放”。 极不靠谱预言两则 1,Twitter将被收购。Evan Williams之前卖掉过两个公司,Blogger.com和Odeo.com。Odeo基本上属于看错方向结果半路夭折,更加成功的Blogger.com从1999年8月开始运营到2003年2月卖掉是3年另6个月。Twitter正式定名大概是2006年的秋天,如果加3年6个月的话就是…… 另外2010年,Twitter也会遇到更多的发展瓶颈,包括技术上的和运营上的。买家是谁?不要真的把我当成预言家了,我当然不知道。不过我猜Evan也许不会卖两家公司给Google。 2,腾讯全面开放QQ通讯协议以及其它API。腾讯一贯的封闭作风让它赚得比谁都多得多。其实,腾讯还能从它那好几亿活跃用户那里掘不少金。不过,野心越大就越容易感到威胁。腾讯大概会觉得它卧榻之侧的人越来越多:淘宝、新浪、网易、盛大……索性以退为进,贡献自己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