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08的博文

Google和FeedBurner的Feed广告

Google AdSense和FeedBurner的结合是 Google收购FeedBurner 后一个必 然的结果 。不过在这件事上,Google以及FeedBurner都比较谨慎, 循序渐进 的 向前发展 着。 现在,Burning Questions上最近的 一篇日志 让我们知道,FeedBurner的Feed广告和Google Adsense终将完整的结合到了一起,并向部分FeedBurner的用户开放,进行测试。 届时,所有AdSense的用户只要设定好 自定义渠道 ,就都有机会在自己的Feed里面加入AdSense for Feeds广告。每个Feed广告出现的样式规则和频率都可以进行自定义。而且,你也可以向以往一样对你所有Feed中的每一个广告模块进行分组统计分析。

Facebook vs Google,谁更有说服力

从 Facebook 去年5月24日推出 开放式平台 到现在,正好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这个时候,Facebook平台又向前走了一步,进入了 开源平台 的行列。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将可以打造自己的Facebook网站。 刚一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惊讶,兼也没有时间仔细看。今天和 Datou同学 聊起,才注意到Facebook会成为一个比早半年推出的 Google Opensocial 更加有说服力的一个开源平台。 无论Mark Zuckerberg在一年前F8活动上宣布推出开放平台的时候,是否已经想好了今天这一步,一年来Facebook的飞速发展不仅仅充分证明了开放的价值,而且事实上也为现在Facebook进一步开放整个平台做好了准备。在一年开放平台的实践中,Facebook解决了大量技术和运营上的问题,并不断的进行市场策略上的优化。人力资源上的调整;国际化的策略;直至不久前完成用于硬件升级的 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 ,都为Facebook实现从接口和应用开放到整个平台完全开放的转变扫清了障碍。 我们现在看到的Facebook,不但拥有活跃且不断高速增长的个人用户群体,还聚集了大量受欢迎的第三方应用。同时,Facebook还培养了成千上万对于其平台的市场价值有深刻认识的专家和企业主;以及对Facebook开发环境了如指掌的技术人员。在这样的条件下,Facebook平台完全开源的价值很容易就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支持Facebook平台的网站不但可以使用Facebook成熟的构架以及成千上万已有的功能;Facebook上某项功能或应用的热门程度及发展状况也是网站运营和决策最好的现实参考。 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OpenSocial标准推出的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它“ 前途渺茫 ”。我从来不怀疑Google的技术或者商业上的能力,不过从目前来看,仅在Social Network方面,Google既缺少真正的SN用户,也非常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运营经验。仅仅依靠某些因为搜索上的垄断地位而带来的某些技术和规范上的优势,或者是靠和其它SNS的合作来获得市场份额,真的无法给我太多的说服力。(大头称其为“空手套白狼”) 相反,每一个即将支持Facebook平台规范的网站,在这个巨大的“试验田”上都会有充分选择的机会。试想一下,网站想要加入最近国内诸如 开心 、 海内 等SNS比较“...

传播美丽:Uniqlock和Buzzmarketing

这篇Blog的内容显然不是很fresh,好像跟Web2.0的关系也不是太大。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BuzzMarketing案例。 这个创意来自日本的平价服装品牌Uniqlo。 Uniqlock 是一个Flash时钟,轻快的音乐,清新的舞者,舒适的服装。循环往复但却不容易厌倦。Uniqlo通过它来进行自己的在线品牌推广。 这里可以看到Uniqlock的全系列作品: http://www.uniqlo.jp/uniqlock/archive/ Uniqlock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左右了,它的成功与否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实际的数据支持。但在我看来,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比很多近似于哗众取宠的事件营销所带来的效果应该要好很多。 Uniqlock差不多过几个月就会出一个新版。内容的延续和更新一方面能保持自己对用户的新鲜感,另外一方面当然也可以配合当季其它推广活动的主题或方向。 Uniqlock除了可以在线观看外,还可以下载安装程序来作为你电脑的屏幕保护程序(在日本还有对手机的支持)。同时它也为Blogger们提供了可以插入自己Blog的Widget代码,在左侧Menu的Blog Parts可以访问。精良的制作和时钟的实用性,相信很多人会主动为自己添加这个Widget。实事上,已经有很多Blog在主动推荐它,而且每次新的Uniqlock推出,也都会引来不少 Blogger的讨论 。 可以看到,Uniqlock这个创意本身就是非常棒的想法: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虽然我们经常忽略它,但它却可以给我们可靠和安全感。Uniqlo的产品给我的感觉其实也是这样,它不是你可以拿来show的时装(大部分几乎看不到Logo),却可能是你每天要穿的衣服:质量可靠。 ——清秀的舞者和简洁的舞步,亦软亦硬而不唐突,让人在干练和舒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Uniqlo有大量的纯棉贴身衣物,很舒服很居家。但是它的外套和裤子都比较精神,是非常好的通勤装。 ——活泼而跳跃的音乐属于热情而躁动的青春。每年成百上千款的Tee,而且其中很多设计系列来自著名的艺术家和漫画家是Uniqlo的一大特色。每个人走近Uniqlo专卖店,都难免会碰到眼花缭乱的状况,和那些轻快的音符不谋而合。 同事中有很多人在电脑上使用离线版本的屏保,虽然他们有很多都还不知道Uniqlo这个品牌。我觉得这不是Uniqlock的失败之处,而恰恰...

Google Friend Connect:每个网站的社交网络

如果不知道刚刚推出的 Google Friend Connect 是做什么的,看看下面这张图可能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如果说Google推出 OpenSocial 的时候,我们还 很迷茫 ,那现在Friend Connect可能会让我们对Google的战略方向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通过Google Friend Connect可以让你把支持OpenSocial标准的网站或者网站模块整合在一起,你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而且功能毫不逊色。 而且,你的社交网络还可以方便的连接最热门的社交网络网站,如Facebook、LinkedIn等等。所以,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潜在用户完全不用放弃正在使用的社交网络服务就可以使用你的网站。 而且,你也不必要为了支持OpenSocial而重新开发网站,要实现所有这些功能,只需要在你现有的网站中加入一段简单的代码就能完成。对于Blogger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有可能很方便就能为我们的Blog网站增加不少互动的功能。 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 申请试用Google Friend Connect 。 另外,Google还在前不久推出了 App Engine 托管用户开发的应用。 Google对互联网数据全方位掌控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

上海大众的博客病毒营销

Tribal DDB 为上海大众设计了这次活动,名叫“Honk for China”。 撰写奥运火炬传递的Blogger如果在文章中加入了上海大众的官方火炬传递专页的连接,就可以得到一个“honking badge”。把它加在blog页面中,blog的阅读者可以点击badge来鸣喇叭,表示对奥运的支持。 吸引最多人来鸣喇叭的blogger将获得丰厚的奖励,包括奥运会的开闭幕门票和大众汽车一年的免费使用。两外,一个推荐本次活动的横幅广告将出现在新浪博客频道首页,广告中将显示得分最高的blogger。 以上信息来自 Brand Republic Online DDB向来以创意能力而著称,这次的活动也是有不少地方值得称道: 1,选择博客作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虽然说目前博客还不是中国网民最关注的网络内容载体,但是它的受众相对论坛或者在线游戏更加高端,作为汽车产品的营销活动还算比较适合。 2,具体环节和内容的设置上紧扣主题: 博客撰写火炬传递——链接到大众网站——博客网站上的Badge——读者互动——奖品是奥运会门票和汽车。 而读者参与的方式是“鸣喇叭”,作为汽车营销活动来说,很巧妙! 3,很好的调动了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的力量: 在作Online Campaign的时候,常常会为参与的难度和活动效果之间的矛盾而犯愁。而这次活动虽然直接参与者难度比较大,但是相对来说奖励也比较丰厚,即使数量不多,但却能保证内容质量与参与的热情。而博客的读者参与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含义不错。可能只是鼠标点击一下,但是对他们来说这样就可以标示对奥运的支持(类似现实生活中的签名活动),比直接的投票来得好得多。 4,合作博客服务商的选择: 通过对中国BSP的初步估算,从用户和流量来看新浪博客很可能已经被Q-Zone超过了。但它依然是最合适的合作者,还是一个用户群体的关系。另外,在广告上显示最高得分的Blogger(不知道是不是动态),也是吸引更多用户参加很直观有效的方法。

Google Reader Notes:小功能实现大转变

Google Reader刚刚推出了Notes功能, Google Reader Team Blog 公布了这条消息。 说起来这个功能也不是很复杂:只是 添加了一个 可以拖曳到浏览器的Bookmarklet。你可以利用它随时记录当前浏览页面的URL,并添加你的Notes。不过,对于所有Google Reader本身以及所有使用Google Reader的用户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有了Notes的Google Reader,我们 可以把它当作 功能完整的社会化书签工具;可以作为Microblogging的很好的替代品;甚至还可以 实现用户之间的直接对话 。Google Reader不再只是一个出色的RSS Reader。对于所有的使用者来说,终于可以跳出RSS Feed的禁锢,阅读和分享任何互联网内容;记录和交流任何想法和问题。 之前很少用Google Reader的Share功能,今天看了自己的 Shared Page 才发现,加上了Notes的Google Reader能够分享网页,能够记录文字,俨然已经有了一个Lifestreaming服务的雏形。 不过,如果我们比对它和其它 信息流聚合 的不同就会发现:Shared Page的所有内容都是其所有者主动提交的,而其它的LifeStreaming服务则大都是被动记录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Google Reader目前的做法可能更有利于减少信息的冗余。 对我来说, Twitter 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RSS Reader的功能;而现在看来,Google Reader似乎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Twitter。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