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er刚刚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内容是关于RSS技术在美国消费者中的使用和普及状况。报告的题目叫“What's Holding RSS Back?”,报告对RSS技术的推广表现出比较悲观的态度。
研究表明有将近半数互动营销人员使用RSS,但是接收RSS的消费者人数却仅有11%。对于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来说,RSS技术还是比较难理解,他们并不知道RSS可以给他们的生活以及信息的获取所带来的好处。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除了11%确定自己在使用RSS以外,还有12%的人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使用这样的技术;而在那些不确定和没有使用RSS的消费者中,其实有19%对这项技术还是感兴趣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果恰恰反应了RSS技术在美国正慢慢的成为主流。11%对于一种“新技术”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很低的数字。Email是最为普及的网络技术之一,它的诞生距今已经超过了20年。虽然从1997年Netscape开发RSS标准开始算已经有11年历史,但RSS的普及则是在Web2.0兴起后才真正开始的,最多只有4,5年的时间。对于RSS来说,现在有超过一成的使用率已是不少。
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现在RSS在美国已经不是一种少数技术专家玩的游戏:纽约时报首页的RSS仅在Google Reader里的订阅数就超过220万。这几乎相当于220万真正的订阅用户,除非有很多人在Google开设多个账号。美国最大的RSS托管商FeedBurner(被Google所收购)所托管的RSS在去年第三季度的订阅数就已经超过了7500万。

另外,目前RSS的应用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对网络信息获取的需求越大,RSS技术对你的帮助也越大。对于很多并不需要获取大量信息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目前的RSS应用的确对他们帮助不大。但是近两年来已经有不少使用RSS技术的服务开始为用户提供更为友好的应用方式,比如Facebook的NewsFeed、FriendFeed、Wakoopa、TwitterFeed等等。它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在不需要完全理解RSS技术的原理就能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这样的服务还会越来越多,RSS会越来越好用,而不再是一堆XML代码和专用的阅读器。
也许,RSS技术的普及速度跟之前的1,2年相比有所放缓,但它在美国变成主流网络技术的趋势从来没有改变。相比之下,RSS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却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我个人的乐观估计,RSS在中国的使用者规模,也就只有一百万的样子。“娱乐为王”的网络环境和“流量等于收入”的主流商业模式,让“提高效率”反而成了大多数网民和网络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RSS技术被忽视甚至压制,也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
延伸阅读:
RSS Usage is Much Higher than 11%
RSS Adoption at 11% and it May Be Peaking, Forrester Says
研究表明有将近半数互动营销人员使用RSS,但是接收RSS的消费者人数却仅有11%。对于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来说,RSS技术还是比较难理解,他们并不知道RSS可以给他们的生活以及信息的获取所带来的好处。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除了11%确定自己在使用RSS以外,还有12%的人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使用这样的技术;而在那些不确定和没有使用RSS的消费者中,其实有19%对这项技术还是感兴趣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果恰恰反应了RSS技术在美国正慢慢的成为主流。11%对于一种“新技术”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很低的数字。Email是最为普及的网络技术之一,它的诞生距今已经超过了20年。虽然从1997年Netscape开发RSS标准开始算已经有11年历史,但RSS的普及则是在Web2.0兴起后才真正开始的,最多只有4,5年的时间。对于RSS来说,现在有超过一成的使用率已是不少。
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现在RSS在美国已经不是一种少数技术专家玩的游戏:纽约时报首页的RSS仅在Google Reader里的订阅数就超过220万。这几乎相当于220万真正的订阅用户,除非有很多人在Google开设多个账号。美国最大的RSS托管商FeedBurner(被Google所收购)所托管的RSS在去年第三季度的订阅数就已经超过了7500万。

另外,目前RSS的应用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对网络信息获取的需求越大,RSS技术对你的帮助也越大。对于很多并不需要获取大量信息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目前的RSS应用的确对他们帮助不大。但是近两年来已经有不少使用RSS技术的服务开始为用户提供更为友好的应用方式,比如Facebook的NewsFeed、FriendFeed、Wakoopa、TwitterFeed等等。它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在不需要完全理解RSS技术的原理就能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这样的服务还会越来越多,RSS会越来越好用,而不再是一堆XML代码和专用的阅读器。
也许,RSS技术的普及速度跟之前的1,2年相比有所放缓,但它在美国变成主流网络技术的趋势从来没有改变。相比之下,RSS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却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我个人的乐观估计,RSS在中国的使用者规模,也就只有一百万的样子。“娱乐为王”的网络环境和“流量等于收入”的主流商业模式,让“提高效率”反而成了大多数网民和网络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RSS技术被忽视甚至压制,也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
延伸阅读:
RSS Usage is Much Higher than 11%
RSS Adoption at 11% and it May Be Peaking, Forrester Says
评论
具体说,你在正文里提到,对于很少接收海量信息的用户来说,rss似乎不是个好技术。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其实,rss不仅是处理海量信息的好工具。它的自动反馈的特性,我认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比处理海量信息的功能更有价值。
再比如说,你在正文里提到,说现在的某些公司不希望提高效率。但是我认为,如果用户觉得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那么其它企业的意愿不足道。
现在看,rss技术绝对是个底层技术,不能全裸的成为一个用户认可的产品。我以为,在用户体验(也就是界面、过程、方式,以及相关的体验)和功能设计两方面下功夫的话,rss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比如,我设想过一种以rss为底层技术的产品,它专门负责把普通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比如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火车票信息,机票信息,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下载信息(我用自己的rss阅读器订阅电骡的更新信息,它是我最喜欢的订阅,也是觉得受益最多的。每天我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想查看电骡的信息),等等等等所有能想到的可订阅信息,然后以个性订阅和打包的方式提供给用户,除了rss阅读器,还可以通过手机订阅这些信息。
这个看起来不大的服务,由于是用户每天必须知道的,有很强的强迫性。如果确实每天能够准时、准确的提供这些信息,那么用户对它的依赖就会建立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在大量用户使用这个服务的基础上,贴一些广告。这个服务就可以赚钱了。是不是?
不过,也不像那么简单。相关的用户界面的设计,亲和力,够简单人性,这些其实是巨大的挑战。要做好的。
那么rss这个技术就成功的应用起来。rss技术的反馈、碎片化、重整性,在这样的服务里至关重要。而他处理海量信息的价值倒不大了。
作为我自己很烦因为订阅带来的信息过载,每天在GREADER上几乎只看概要和的确感兴趣的条目,最近新的感受是GOOGLE资讯那里应该是通过我的阅读习惯开始每天推送给我"推荐",很贴切.还有就是一个socialmedian,那里我FOLLOW一些和我关注差不多的信息领域的NEWSMAKER,并制定一些自己尤其关心的"关键词",这样就达到了筛选和过滤的效果,感觉蛮有效率的,但目前此站点可阅信息几乎集中于IT领域,还不能完全满足广泛应用.
期盼国内优异人士能把这个技术应用开发得更大众价值化些.